江蘇金滿池水產品有限公司
聯 系 人:周先生
手 機:183-5206-9888
郵 箱:18352069888@163.com
地 址: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洋心洼小街
網址 :www.valkeakoskiopas.com
養蟹,是一門科學,但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虧損與保本的養殖戶呢?其中管理技術是第一要素,第二大要素則是養殖的心態。
首先從放養密度來談談河蟹養殖戶的心態,各個地區的上市時間不同,各個養殖者的消售方式不同,那么放養的密度就不同,我們做市場調研時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人放了多少多少,比我多”,這就是心態,好的養殖戶是從自己的銷售情況定放養量的,今年小蟹價高明年多放,大蟹價高明年少放,聽說別人的放養模式等等跟風上的養殖者十有八九是賺不到錢的。
其次我們從用藥方面講講養殖心態,我們也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今天誰誰誰用了什么藥了,我要用點嗎?”。我每次聽到這話的時候總會問一下,你為什么要用?每個池塘的條件不同,那么就會產生不同的養殖環境,所以別人使用的產品、使用的時機適合他,但不一定適合你,你如果照搬照抄別人的,那么很可能適的其反。藥物相互對沖,那么不是傷草傷蟹,就是使你的一塘水變成化工水。
池塘本身是個大的凈化設備,養殖時產生的有害物質是靠池塘水體中的水草及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解的,當池塘水質出現污染時,你靠藥物來立馬凈化,那么十有八九是化學產品。人一旦感冒了,不吃藥也就七八十幾天自然就自己好了,池塘也一樣,當出現變化的,是靠池塘中水草、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再加入適量的有益微生物經過七八天的調節才能改善的,當時就有效的化學反應三五天后就反復了,那么你就再用,一遍遍的重復使用,高溫來襲時,你的水也壞了,草也爛了,蟹還天天往岸上爬。
合理的放養密度,原生態養殖,不光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益,還提高養殖品質,降低了養殖勞動量。蝦與蟹是最敏感的動物,一般情況下池塘螃蟹晚上不爬邊或上岸,那么就是說池塘環境它是適合的,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就沒必要動不動天天拿著水去藥店測了,有時候你去多了,本來沒問題的水,說不定也要搭點這個那個回去用一下,而很多時候花這種錢就是冤枉的。
水草的生長是周期性的,水草密度適當地稀一點,不光能促進水草的生長,還能促進蟹的新陳代謝,有利蟹的養殖,經常用長根長草肥只能加速草的老化,池塘水體中適當定時的?充葡萄糖、多維、鈣、氨基酸是給水體浮游生物提供能量,多用微生物是調節水體微生態平衡的,當我們發現水體顏色突變或水草粘泥時,適當使用上述產品調節一下。
放好心態,別跟風,仔細觀察自己的池塘變化,多花點時間在自己的蟹塘上,沒用的事情盡量少干點,還有不少養蟹的朋友愛喝酒,別一天到晚喝的醉醺醺的,早中晚多花點時間觀察蟹塘的變化,別玩粗放式管理了,平時不下功夫,出了問題就火急火燎的,盡量做到輕輕松松養殖,輕輕松松賺錢。